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水资要闻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风沙带水土协调与功能提升技术”项目赴示范区考察
来源: 【打印】 【关闭】

2025年817-22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风沙带水土协调与功能提升技术”项目考察组,赴浑善达克沙地、艾不盖河流域、乌兰布和沙漠三大示范区开展实地调研。考察组由项目负责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周祖昊带队,中科院地理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内蒙古大学、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项目单位人员及相关专家共30参加期间与当地林草水利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详细调研了示范区水土资源、生态、社会经济、沙漠治理等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为项目技术研发与示范区建设夯实实践基础。

浑善达克沙地

8月18日上午,考察团队首站前往蒙草集团浑善达克沙地防沙治沙科创园调研金莲花种植及育苗技术随后赴五一种畜场五分场工程固沙项目区开展调研该项目区依托相关工程采用黄柳设沙障并混种柠条杨柴播种的形式设了500亩固沙区最后课题场地听取于坤霞副教授关于实验进展的详细汇报项目跟踪专家宋晓东研究员肯定了实验进展并提出了丰富实验方案和创新研究的建议,闫德仁研究员也提出调整监测位置、扩大面积及优化配置方案建议。当日下午,在宝音孟克副局长主持下,考察团队正蓝旗林草局水利局座谈,深入了解当地生态治理、水资源等情况并讨论示范区建设事宜

 

 

金莲花现代育繁产业科技示范基地调研

 

五一种畜场五分场工程固沙项目区调研

 

浑善达克实验场地调研

 

正蓝旗林草局/水利局座谈

8月19日下午,考察组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546会议室开展项目进展交流,五个课题分别汇报阶段成果并开展技术研讨。宋晓东研究员针对各课题进展提出三建议:研究要聚焦项目任务书;基于现有基础创新,注重实用性;加强课题协同合作。同时,对各课题进展也给出了具体建议。项目负责人周祖昊正高级工程师肯定了各课题取得的成果,建议从自然-社会二元系统的角度开展创新研究研究过程中应兼顾成果数量和质量、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年度目标与总目标的统一

 

课题一许端阳研究员汇报

 

课题二薛宝林教授汇报

 

课题三王坤高工汇报

 

课题四伦小秀教授汇报

 

课题五蒙仲举教授汇报

艾不盖河流域

8月20日,考察团队先后赴达茂旗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九龙湾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示范项目现场开展实地调研。重点考察了各类生态修复模式的技术实施路径、工程建设成效以及长效维护管理机制,系统掌握了草原生态修复建设一手资料,为项目研究的持续深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与实践参照。当天在党晓宏副旗长主持下,考察团队与达茂旗林业和草原局、水利局、农牧局等核心职能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各方围绕达茂旗近年来生态建设进程中取得的突出成就、遇到的现实困境、以及治理方向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项目精准把握达茂旗生态建设全貌、开展深入研究奠定了详实的资料基础 

 

 

座谈会现场

 

达茂旗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调研

 

百灵庙镇艾不盖河滨公园调研

 

九龙湾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调研

 

阴山北麓(河套平原)综合治理达茂旗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调研

乌兰布和沙漠

8月22日上午,考察团队在蒙草集团阿拉善基地针对乌兰布和沙漠示范建设专题展开研讨,随后深入多个试验样地和项目区考察在沙障试验区,考察组查看了多种沙障并配备专业仪器观测数据显示稻草帘和沙柳沙障阻沙效果突出光伏治沙项目区致力于筛选适生牧草品种与探索高效种植模式流动沙漠人工促进自然植被恢复示范区,基地采用沙障与生物结合方式治理,成效显著,植被覆盖度明显提升,风蚀模数降低8年修复期花棒人工林带项目区考察组发现由于花棒具备根系发达、抗旱性和固沙能力强等优势在沙漠中长势良好。

 

专题进展汇报

 

光伏治沙区

 

流动沙漠人工促进自然植被恢复示范调研

 

8年修复期花棒人工林带项目

至此示范区考察与研讨活动圆满结束,项目组通过实地调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信息和相关数据。这次考察进一步深化了对北方风沙带水土资源特征、生态治理现状及地方需求的认知,“北方风沙带水土协调与功能提升技术” 的研发突破、示范区建设的精准落地筑牢实践基础。北方风沙带水土协调与功能提升技术的研发及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03 17: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