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
10月22日,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第二届管委会与专家委员会会议在我院隆重召开。胡四一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中心管委会主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主持第二届管委会会议,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匡尚富院长参加会议并致辞,中心主任王浩院士主持专家委员会会议。中心管委会成员、专家委员会委员、水资源司有关领导以及中心技术骨干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
胡四一副部长做重要讲话
胡四一副部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胡部长指出,自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发布以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行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水利部制定了《落实国务院<意见>实施方案》,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水利系统推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具体行动计划;“三条红线”指标分解确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人民政府正式致函水利部,同意并确认了本辖区各项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部分省区已完成市县级的指标分解工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编制完成,近期将报国务院批准实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关制度全面推进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胡四一副部长强调,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前瞻引导和基础支撑,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和科技支撑。一是切实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要深入研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论构架、“三条红线”的联动机制与定量联动关系、“四项制度”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促进关系,以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与方式,对保障国家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主要途径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论体系。二是切实加强水资源基础性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水资源演变趋势,变化环境下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演化机理和调控方法,节水型社会建设基础理论与实现途径,河湖水系连通的系统布局、合理调配和优化调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基础理论与河湖健康评价方法等重大基础性问题,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奠定科学基础和实施依据。三是切实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按照《实施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认真梳理并着力解决实施各项任务面临的技术支撑问题。将科研成果充分应用于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中,提升水资源管理方法和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支撑起各项任务与措施的有效落实。四是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技术标准建设。要在对现有标准调研、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着力完善水资源管理技术标准体系;重点抓好节水强制性标准、河湖健康评估与评价标准、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水资源调度技术规程、用水定额编制技术要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估技术要求、水资源监测与统计技术规程等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胡四一副部长要求,要充分发挥中心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科技支撑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中心的科技创新作用。中心要深入了解科技支撑需求,科学规划科技支撑体系,切实承担好制度实施的科研任务,不断提升水资源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水平。二是充分发挥中心的技术咨询作用。要积极承担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中的技术咨询工作,成为国家水资源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谋;要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工作,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建议;要深入各地进行调研,帮助流域、区域和基层解决技术难题。三是充分发挥中心的科技平台作用。中心依托于中国水科院,同时要吸收相关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科研骨干,搭建科技研发联合平台,发挥多学科交叉和综合优势,使中心成为制度实施最主要的科技支撑平台。四是充分发挥中心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作用。开展全国水资源管理技术经验交流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其他行业以及地方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同时着力培养一批水资源管理技术领域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匡尚富院长代表依托单位发言
中心管委会副主任、中国水科院院长匡尚富代表中心依托单位致辞,对中心管委会和专家委员会长期以来对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中心成立五年来在水资源管理宏观决策、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可喜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中国水科院将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中心发展全面的支持和保障。希望中心以新一届管委会和专家委员会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尽快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水资源和水生态科技支撑和创新平台。
中心主任王浩院士做工作报告
王建华教高汇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技支撑框架
中心主任王浩院士做了工作报告,管委会成员对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对中心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新一届中心副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办主任王建华教高代表中心汇报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技支撑框架,张建云院士、刘昌明院士、茆智院士、高而坤教高等20多名专家委员会委员对框架进行了审议,并提出了咨询意见和建议。